C06-张桂梅思政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学习弘扬张桂梅先进事迹>>正文

为绚丽的青春之花涂上一抹“廉”色

2025年08月15日 

编者按:近年来,学校以学习弘扬张桂梅先进事迹为主题,通过系列举措,打造“一馆一剧两课堂、一周一月一网站”的多方位、沉浸式育人模式,在校园内形成桂梅精神人人学习、人人弘扬、人人践行的浓厚文化氛围。本文荣获第九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校园征文省级一等奖,并荣获教育部第九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话廉润心”校园征文名单优秀作品。


 

“我要用尽这一生,守护你雪莲般的心灵,让我那些怕黑的女孩,走出大山,穿上公主裙……”

“你是这一盏烛光,照亮了那远方。有你才有梦想,从此就不再迷茫。叫你一声老师,满眼却是妈妈……”

“信仰,是光,啊!地久天长。信仰,是火,啊!百炼成钢。倾尽全力,九死亦无悔,把一切献给党!”

在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东边“时代楷模”张桂梅的母校——丽江师范学院正在举行一年一度“张桂梅·榜样的力量”校园艺术周活动,丽师原创民族歌剧《桂梅赞》曲目合唱比赛在张桂梅师德教育馆大厅外唱响,一首首感人肺腑的歌曲在校园里久久回荡

在学校图书馆大厅以杰出校友张桂梅先进事迹为主题的书法、剪纸、绘画、手抄报作品同步展出;主题演讲、朗诵比赛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唱桂梅”“画桂梅”“颂桂梅”……丽师青年学子正在以青春之名,致敬杰出校友张桂梅,“学桂梅”已在校园蔚然成风。

学习杰出校友张桂梅先进事迹,学的是她无怨无悔始终如一的坚守。在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从早到晚,师生们每天都能在学校的各个角落看到张桂梅老师的身影。每天上课前,她在教学楼入口处等着学生,催促大家加快脚步赶紧进教室学习,然后挨个查看教室,确保老师投入教学状态、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课间操时,她会督促学生认真做操;午休时,她会提醒学生抓紧时间休息;晚上就寝前,她会进行安全排查,到各个办公室查看插座是否拔了电源,饮水机是否断电,电灯是否关闭……寒来暑往,天天如此,风雨无阻。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小喇叭的催促声中,20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张桂梅老师从来不喊口号,她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无悔的坚守。

榜样是一座灯塔,指引方向。曾就读于丽师1999级美教专业的赵元君,毕业后先后在丽江市玉龙县石鼓镇仁义完小、格子完小、鲁瓦完小、石头乡中心校任教,还曾经去到玉龙西部最偏远的鲁甸乡中心校工作。接过爷爷、父亲的接力棒,他坚守乡村教育22年,担任过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完小副校长、校长、乡中心校校长等职务,无论身在何职,他始终以张桂梅老师为榜样,坚守初心使命,用爱与责任托起山区孩子的梦想和希望课堂上,他教学有方一丝不苟;课余时,他注重辅导循循善诱;生活中,他用心扶持无微不至。他说:“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丽师毕业生,我也只是千万个丽师毕业生中坚守在滇西北山区教育战线的一员在丽江的每一个山头,只要有学校,就有我们丽师人!

学习杰出校友张桂梅先进事迹,学的是她奉献青春迎接挑战的决心。在丽江师范学院校园里,位于丽师南路上的“丽江市张桂梅师德教育馆”事迹厅内珍藏着张桂梅老师在丽师的求学回忆——这是她定格在丽师的一段青春岁月。毕业之后,她放弃了条件更好、工资更高的就业机会,主动请调到边远的丽江市华坪县。走进大山后的所见所闻让她打定主意扎根在华坪——这是她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倾注一生的大爱无疆。办学之初的艰难、家访路上的艰辛、身体状况的不佳……一个又一个的挑战随之而来,她没有退缩,而是选择在风浪中毅然前行,在绝境中创造奇迹她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定的决心。

榜样是一面旗帜,鼓舞斗志。曾就读于丽师2020级体育教育专业的角正聪,入选了《人民日报》刊登的2021—2022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当年云南省仅有5名学生入选此名录。在丽师求学期间,是他充实进步、收获满满的三年,他秉承“德高业实、丽泽三江”的校训精神,书写了迎接挑战奉献青春的榜样故事入校之后响应号召参军入伍,退伍复学后,勤奋学习之余,班级活动、第二课堂、国防后备连都有他积极而忙碌的身影,先后“铭鼎杯”大学生模拟求职大赛三等奖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铜奖、省级金奖第八届云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他说:“张桂梅老师获得‘七一勋章’后接受采访时说:把革命先辈的旗帜传扬下去。我们要在张桂梅老师这一面鲜红旗帜的影响下,胸怀伟大梦想,练就过硬本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将小我融入大我,将小梦融入大梦,在不懈奋斗中书写青春华章。

学习杰出校友张桂梅先进事迹,学的是她坚定信仰对党忠诚的底色。走进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映入眼帘的标语——“女高是孩子们的一个家,更是孩子们梦想起飞的基地,助孩子们起飞的是党和人民”,引导着师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从进入女高起,学生们就开始接受红色教育每天唱一支革命歌曲,听一则革命故事,每周看一部红色电影。革命先烈们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精神激励着女高学子坚定信念、顽强拼搏。桂梅老师常常语重心长地对师生说:“现在我们学校的条件虽然很艰苦,但至少还能吃饱饭,比起红军长征时吃草根、吃树皮,不知道要好多少倍。我们必须要有革命先辈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克服当前的困难。”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张老师在学生心里埋下了红色的种子,她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鲜明的底色。

榜样是一盏明灯,照亮前路。就读于丽师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专业的李思雨,2023年跟随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华东师范大学与丽江师范学院(原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暑期实践育人项目“华·丽”团队到达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张桂梅老师与团队成员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她叮嘱大家“成为‘小大哥’‘小大姐’后,要做好引路人,在学生心里播撒好种子。”这一席话为李思雨照亮了前行的路,她深深地感受到了身为一名师范学子的责任与使命。作为丽师青年讲师团的成员,“青言青语”讲好党的故事,引导广大青年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激发广大青年矢志奋斗的精神力量,李思雨觉得这是青年宣讲员应有的赤诚与担当。她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当代青年就要坚定对党的信仰,用无悔的青春练就忠诚底色。要把党的故事作为标杆,引导青年学子们不断从红色基因中‘补钙’‘强基’‘铸魂’。”

总有一种感动泪如泉涌,那是让学生“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的深情;总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那是“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懦夫”的豪迈;总有一种信念义无反顾,那是“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的笃定;总有一种精神穿越时代,那是“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赤诚。一位忠诚执着守初心、无私奉献担使命的时代楷模,激励着一批批励志勤学承师训、奉献青春效楷模的丽师学子,从榜样身上读懂“兰秋香风远”的高洁,从榜样身上学习“松寒不改容”的坚韧,使守望的初心薪火相传,让教育的理想生生不息,为绚丽的青春之花涂上一抹“廉”色。

做有示范,学有榜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积极宣传廉洁理念、廉洁典型,营造崇廉腐的良好风尚。丽江师范学院以杰出校友张桂梅先进事迹引航,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大力营造“人人学习、人人弘扬、人人践行”张桂梅先进事迹的浓厚廉洁文化氛围

当清晨的缕缕阳光冲破云雾洒向大地,“闪耀着银光”的玉龙雪山用万丈光芒滋养了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当清廉的阵阵清风氤氲正气吹向丽师,张桂梅老师用榜样的力量涵养了校园的风清气正。“清风”所往,心之所向;“清风”所至,流水与遭。独具特色的廉洁文化传统、历久弥新的廉洁文化底蕴、杰出校友的清廉风尚传承必将激励丽师人扛起责任使命,耕耘教风清正、学风清新、校风清净的清廉沃土,谱写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扬帆启航的实践新篇,清廉学校建设添砖加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春赛道上,让“清廉之花”竞相开放 !

上一条:两个“张桂梅”,一起送上开学祝福! 下一条:[七彩云端]张桂梅思政大讲堂|第十七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关闭

校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新团片区存信路499号 | 邮编:674199
版权所有:丽江师范学院 | 行政邮箱: ljszedu@163.com